中国、蒙古国年均降雨量对比图。
由于两国气候、生态环境不同,产生了农耕和游牧两种生存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文化。 以农耕思维要求游牧民定居,极大的增加了干旱草原牧民的生存成本,只能是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
中国、蒙古国草原(Steppe) 流域对比考察项目(第二期) 克鲁伦河踏查 |
主页 - 中文主页 -
中蒙项目第一期 - 中蒙项目第二期
- 中蒙项目第 3 期
中国、蒙古国干旱草原(Steppe) 水资源利用 及两河流域生态对比考察 (2011年8月22日)
|
本次考察是乌拉盖湿地项目(2008-SEE支持)的延续,是以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生态环境作为参照系进行的一
次重要的两国干旱草原地区湿地生态状况,对干旱草原荒漠化演变影响的对比研究活动的前期踏查; 本次前期踏查在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 田野考察共历时12天。 总结报告和下次考察时间另行通知。
|
项目背景和意义 (2010年8月28日) 蒙古高原草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但是近20年来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 该干旱区土地的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则牵动着整个东亚地区的神经,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世界的关注。探讨蒙古高原草原 荒漠化的原因,旱区湿地生态系统对草原生态健康的意义,公开典型案例调研结果,寻找防治干旱草原荒漠化,恢复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技术,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蒙古高原水资源短缺、气候寒冷, 游牧族群按季节在不同地方草场游牧、半年利用降雪,是在如此困难的环境里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因。河流的尾闾湖及湿地是游牧族群的夏季牧场, 这些地区有着肥美的牧草,就像是“逃生的小岛”一样, 每年牲口们可以在夏牧场吃饱肚子, 同时让无水的冬季草场能够修养生息。失去了湿地和夏牧场,会对草原生态平衡、畜牧系统的收益及适应能力造成伤害, 也会对濒危野生动植物造成伤害。草原河流流域和湿地生态系统作为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人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湿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内蒙古草原荒漠化和盐碱化面积逐渐扩大,许多地区工业化和农业化进程加速, 盲目侵占湿地上游的水资源,严重破坏了草原水系、湿地和夏牧场,草原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形势十分严重。
为了共同保护蒙古高原的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草地牧草种质资源,为中蒙两国牧用土地的植被建设提供互补资源,同时加强两国研究人员的合作关系,内蒙古农业大学、曾经草原网站的研究人员与蒙古国立农业大学蒙古国畜牧研究所的专家于2004、2005、2006、2007年多次讨论了开展蒙古高原草原合作研究的有关事宜,并达成共识。项目第一期于2007年正式启动,进行时间为2007年1月~2009年12月。
目的是:期望找出国家重要湿地——乌拉盖沼泽区荒漠化病例的参照系,看看健康的流域生态应该是什么样。
东乌珠穆沁旗(东乌旗)位置:
中国
国务院17部委2000年发布 重要湿地名录—乌拉盖沼泽区(130,000公顷)
中国、蒙古国年均降雨量对比图。
由于两国气候、生态环境不同,产生了农耕和游牧两种生存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文化。 以农耕思维要求游牧民定居,极大的增加了干旱草原牧民的生存成本,只能是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
视频回顾:草原在前(MONGOLIA
- A STEPPE AHEAD)